孙力、毕远龙代表:
您的《关于强化乡村垃圾处理措施的建议》的提案(第17号提案)已收悉,我局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扎实推进喀喇沁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了《喀喇沁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部门分工,科学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坚持立足乡村、突出特色,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点,突出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等共建共管格局。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以来,我旗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垃圾处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规划先行、优化布局、全域覆盖。因地制宜的规划垃圾处理模式,同时为各乡镇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设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域覆盖。二是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全旗乡镇规划建设3座无害化垃圾填埋场,7座简易垃圾填埋场,极大程度的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缓解垃圾处理难题。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建设。动员全民参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实行“户投放、村收集、镇集中转运处理”方式,已形成完整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截至目前我旗的收运体系覆盖率达到了100%,2022年底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了48.45%,较去年由较大幅度提升。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在河南街道马鞍山村、锦山镇上水地村、南台子乡北山根村、乃林镇兴隆庄村、王爷府镇三家村5个村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分类处置方式为:可回收垃圾由农户自行变卖;有害垃圾由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实物;建筑垃圾以谁产生谁清运为原则,集中修桥铺路使用;其它垃圾转运至垃圾填埋场。部分试点村建设了易腐垃圾降解池,易腐垃圾收集后直接在降解池降解后还田。五是严格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我旗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共计96个,2022年底全旗境内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销号核查完毕。六是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我旗161个行政村已根据人口规模、作业半径、劳动强度等,合理配备了村级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在垃圾收集、村庄保洁、资源回收、宣传教育等方面职能职责。各乡镇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明确了村民的保洁义务。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自2016年开始,采用PPP运作模式,投资1.28亿元,对锦山城区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中水厂处理规模2万m³/天,极大改善了锦山城区水环境质量。2017年开始,在全市率先采取EPC+O模式,在旗内老哈河流域和锡伯河流域6个乡镇采取以镇区带周边村的污水收集处理方式,谋划建设乡村污水处理站,截至目前,已完成美林、王爷府、牛家营子、乃林4个乡镇7座污水处理站建设,实现了老哈河上游流域(锡伯河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2023年计划投入资金2100万元,实施西桥镇和小牛群镇污水处理站两处。
(三)村容村貌提升方面。近年来,借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共投入资金11801.94万元,修建村级道路2243.45公里,购买环境整治设施设备6台次,建垃圾填埋场1处,新建垃圾中转站104个,新建垃圾收集点181个,购买垃圾箱3885个,使全旗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一是村庄街道硬化。161个村完成村组道路、入户道路硬化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因地制宜选择部分路面硬化材料,利用当地资源和拆旧废弃建筑材料生态化铺装。二是村庄绿化。161个村完成村庄绿化工作,村庄绿化率达到100%。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村边荒山、环村路和闲置土地见缝插绿,使街道、庭院、隙地绿化和村边道路绿化。三是村庄亮化。在161个村庄主要街道两侧、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场所安装照明设备,逐年完善村庄照明设施条件。四是村庄美化。开展“三清一改”行动,清理村庄内电线杆、墙体立面上的私涂乱画、小标语、小广告,整理农家庭院、房前屋后、墙根角落的家什杂物,营造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
您提出的针对农村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为我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深层的思路,下一步工作将把相关工作思路融入到发展规划中去。
感谢您对我旗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喀喇沁旗乡村振兴局
2023年7月13日
赤峰市人民政府



蒙公网安备150428021504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