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喀喇沁旗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海拔500~1890.9米,海拔最高处在美林镇大店村茅荆坝韭菜楼,海拔1890.9米,最低处在乃林镇的大新地村,海拔500米;地势西高东低,自然形成西南部中山、中北部低山丘陵、东南部河谷平川三种地貌类型。旗内西南部多为山区,天然植被较好,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9.6%;中部为黄土丘陵及山麓地带,山峦起伏,坡向多变,冲沟密布,植被较少,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7.4%;东部老哈河畔及锡伯河沿岸为河谷平川地区,土层较厚,水资源较丰富,为旗内主要产粮区,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13%。全旗有湿地63.55公顷,耕地66755.28公顷(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与统计局二调数据有差别),种植园用地2899.17公顷,林地18.26万公顷,草地3.06万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323.56公顷,工矿用地2364.09公顷,住宅用地5925.61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45.77公顷,特殊用地192.4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749.8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36.69公顷,其他土地4154.76公顷。
水资源 喀喇沁旗地处西辽河流域上游老哈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老哈河、锡伯河、半支箭河、西路嘎河、坤头河、马架子河、楼子店河和小牛群河8条。其中,老哈河和锡伯河为旗内主要河流。除老哈河及其支流坤头河外,其余河流均发源于旗内西部山区。各河流水量均由泉水、春季冰雪融化和自然降水补给。全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06亿立方米,重复计算水资源量4327.55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煤炭矿区2处原煤保有资源量3929.47万吨;铁矿矿区2处,铁矿石保有资源量1056.62万吨;铜矿矿区4处,铜金属保有资源量5.53万吨;铅矿矿区1处,铅金属保有资源量2.41万吨;锌矿矿区1处,锌金属保有资源量2万吨;钼矿矿区1处,钼金属保有资源量1276.10吨;金矿矿区2处,金保有资源量43.45吨;银矿矿区1处,银保有资源量348.38吨;萤石矿矿区2处,萤石保有资源量100.6万吨;珍珠岩矿矿区2处,珍珠岩保有资源量664.6万吨;石灰石矿矿区4处,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量9948.65万吨,电石用灰岩305.6万吨。 野生植物资源 喀喇沁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植物种类和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旗县之一。西南美林地区为东亚特别是华北植物区系的门户,也是栽培引种的关键地区,植物种类具有重要的研究利用和保护价值。收集到植物95科371属803种。其中,蕨类9科13属21种,裸子植物3科5属5种,被子植物83科353属777种。
野生动物资源 兽类:有狍子(属分布于森林地带的食草兽)、貊(狗獾)、蒙古兔、狐狸、黄鼬(黄鼠狼)、松鼠、灰鼠、棕背鼠(山鼠)、东北鼢鼠(瞎耗子)、花鼠(五道眉)、野狸、刺猬。野生禽类:林间禽有环颈雉(野鸡)、石鸡、鹌鹑;鸟类有大山雀、黄鹂、蓝靛壳、啄木鸟、百灵、鸱鸺(猫头鹰)及鹰类。爬行类和两栖类:蜥蜴目的麻蜥和沙蜥,蛇和蝮蛇在沙地数量较多。鱼类:多为硬骨鱼系的鲤形目经济鱼类,以人工饲养为主,其中以锦鲤鱼、花鲤鱼、雅罗鱼(俗称华子鱼)、鲫鱼、白鲢鱼为多。昆虫类:有4个目7个科,即螳螂目螳螂科,蜻蜓目蜓科、草蛉科,双翅目食虫蛹科,膜翅目茧蜂科、纹翘小蜂科、瓢虫科。
旅游资源 喀喇沁旗山水秀丽,风光奇特,是自治区旅游发展重点旗(县)。境内有美林谷滑雪场、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亲王府、福会寺、龙泉寺、灵悦寺、市民广场、水上公园、湖滨体育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南北山公园、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红酒庄园、牛家营子中蒙药材观光园、十家公主陵、月牙山溶洞、辽耶律琮墓等旅游景区(点)47个,其中20余个景区(点)得到初步开发。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亲王府博物馆、美林谷滑雪场;3A级旅游景区2家:马鞍山红酒庄园、山戎部落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雷营子村和林营子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十家村;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9家。

网站首页
走进喀喇沁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办事服务


蒙公网安备150428021504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