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川田园综合体位于锦山镇闫家地村白石台沟,由赤峰市康亿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并运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800亩。玉龙川田园综合体总体空间布局为“一谷、六区、两基地”,“一谷”即中央溪谷,包括入口山门及1000米长葡萄长廊;“六区”即田园采摘区、果品加工区、民宿休闲区、文化体验区、康体养生区、运动娱乐区;“两基地”即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2024年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综合营收450万元,安排就业100人。已成为赤峰市乡村振兴近郊休闲游样板。

玉龙川田园综合体项目于2020年开工建设,截止2024年年末巳完成投资1.6亿元,已建成采摘果园800亩,葡萄长廊500米, 在入口处建设山门l座,日光温室3栋,1922.74 ㎡,保鲜库1座,总建筑面积3729. 3㎡; 建林下中药材示范园800亩, 购置观光高山滑板车50台;果品烘干厂一处,500㎡;建污水处理厂1 座;购置研学基地教育设备3套,花海18410㎡,风车3座,民俗展览馆1531.61㎡; 新建特色民宿 19 栋,建筑面积为3000㎡,接待中心 1849.31㎡,购置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旅游厕所1座,建筑面积84㎡,建矿泉水厂1座, 打热水勘探井一眼;建设景观湖1处,占地面积6036㎡,漫步栈道510延长米,餐饮娱乐商业零售点2处,建筑面积430㎡,可移动木屋8座,建筑面积480㎡,小型演绎广场1378㎡,游乐园步道1000延长米,木栈道800延长米,旅游厕所2座200㎡,商厅售票厅7 座,建烧烤厅15个、青年旅社431.54 ㎡,咖啡厅 281.78㎡,革命老区窑洞体验馆建筑面积515.28㎡; 党建广场、团建活动中心各一处,购置安装 LED 显示屏;亲子游乐地包括七彩滑道占地面积1400㎡,蹦床200㎡,网红秋千1350㎡,玻璃水滑道1100米,回传索道系统及橡皮船,激光碰碰船10条,钻网迷宫424㎡,网红桥、吊桥、梅花桩桥各一个,魔毯140米,单轨滑车及回车轨道1条,体能拓展项目1500㎡,丛林穿越,建筑面积424㎡,购置卡丁车8台,萌宠乐园一处,碰碰车购置10台,购置其它无动力设施29 套,夜景灯20组;栽植各类绿化树木30000株,景区景观9处;修水泥路5.5m宽,总面积6765㎡;打水源井1眼及配套设施1套,新建蓄水池一处;变压器1台;高压供电线路450米, 景区主道路2.2km,通讯预埋工程2916米,电力预埋2000米;连接线公路工程408米,景区环保匝道及地面硬化20000㎡,给排水管路4000米,观光旅游道路工程1800米,停车场7240㎡,路灯工程路灯296套、地灯133盏、LED灯带11000米;建设完成真人CS 体验区等共47处娱乐体验项目。为实现一二三产整体发展,打造全新经营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手段。
一是盘活资源土生金。(盘活资源让土地生金)借助“三变” 改革春风,项目流转土地1134亩,其中盘活集体建设用地204亩。村民把闲置房屋和集体土地通过入股的方式,统一交由合作社运营,每年每亩土地保底分红450元。依托土地规模经营,增加本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左右。这些钱主要用于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公益性事业,剩余资金用于村民收益分红。通过“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形式,群众不但得到双层收益,而且村容村貌不断得到提升。
二是拓宽渠道稳增收。(拓宽渠道让群众增收) 项目整体投入运营后,可提供长期性就业岗位约200个,吸纳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人每年增加务工收入4.2万元。群众既可以流转土地得租金,又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挣薪金,开拓了增收新渠道。
三是辐射带动促“造血”。(辐射带动增强造血功能)在已建成的800亩林果采摘区内,发展林下中药材特色种植,实现土地增值效益最大化。在吸引游客采摘的同时,为群众提供致富平台、创造商机,切实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走长效增收之路。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免费商亭10个,通过向合作社和游客销售中药材、果蔬、 林下溜跶鸡、出售笨鸡蛋、野生蘑菇等土特产,辐射带动周边村组500余户1500人就业创业,人均增收3000元。
四是延伸链条提质效。(延伸链条让产业提质增效)围绕林果产业做文章,建设500平果品加工烘干厂,发展精深加工, 赋予果品更高价值。开发旅游产品,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每年向周边村民收购葡萄、苹果、野生蘑菇等农产品200多万斤,年产果干50万斤,实现产值800万元,带动周边166户村民人均增收约2700元。
2025年,玉龙川田园综合体将重点打造“农、文、旅、康、商、学、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计划投资4千万元,计划实施以下项目实现运营增收。
一是高端民宿成新宠。完成露营地特色景观木屋、星空观景房的装修和运营,打造私密、高端、舒适、放松的环境。
二是康养旅游成新贵。将进行温泉勘探,打造并建设温泉疗养休闲项目,让大家在体验纯天然氧吧的基础上,融入大自然、亲近大然。同时纯净水厂投入生产,不但游客能泡温泉,还能喝上纯净的山泉水。
三是研学基地成主流。当前红色旅游、红色研学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潮流。因此,研学基地课程开设并完善学生宿舍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寓教、寓乐、寓游。
四是基础设施在上新。不断完善婚礼城、提升餐饮档次,新上观光小火车、修建景观木栈道,提升服务质量,使游客真切体会到别要的旅游风情,实现来一次忘不了的整体印象。
五是农事体验成资本。在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举办农民“丰收节”、“采摘季”、“体验日”等接地气、畅心怀的多种方式的娱乐活动,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走旅游发展之路。
整体投入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以上,实现综合收入500万元,安置就业约180人。
赤峰市人民政府


蒙公网安备15042802150438号